近代中国教会学校体育发展史研究(184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那些消失在中国历史上的教会大学辅仁大学被拆解得干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体育发展史研究(1840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体育发展史研究(1840

2024-06-26 1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知网  喜欢 0

阅读量:

413

作者:

张慧杰

展开

摘要:

教会学校最初作为传教工具,是培养传教人和教育信徒子弟的场所.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可以追溯到1839年美国人布朗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堂(学界普遍认为).教会学校从一开始就对体育十分重视,并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本文以中国近代教会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以教会学校体育发展的萌芽时期,膨胀时期,调整时期,衰落时期的四个时期发展过程为研究主线,分别对各个时期教会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师资培养以及体育场地设施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对其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 研究认为:由于受到不同时期历史条件的影响,中国近代教会学校体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萌芽期,教会学校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教会学校体育呈初期发展之势;在膨胀期,由于清政府新学制的颁布,以及政府的支持,教会学校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调整期,在收回教育主权运动的影响下,教会学校教育做出了相应调整,教会体育教育继续向前发展;在衰落期,教会教育受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逐渐衰落.至1952年,教会学校最终向中国政府全部立案,教会体育教育走向了终点. 教会学校体育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倡导了体育活动开展;丰富了学校教育内容;打开了女子体育先河;促进了体育理论研究发展.同时,教会学校体育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放羊式"教学和"锦标主义"的弊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会学校在当时产生了较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包括: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注重培养体育精神和习惯;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健康教育于体育教育.

展开

关键词:

教会学校 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竞赛 体育师资培养 体育场地设施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0

DOI:

10.7666/d.y1731518

被引量:

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